新安澄塘“吴氏三杰”
2015-03-15   人气:7409

 

 作者:沛隆堂高级顾问 张贵才               


 有着新安医学发祥地的大县之称的歙县县域内的澄塘(今属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的一个行政村),明清时期分属歙县孝悌乡和睦里及十五都,古称澄溪、澄潭、承唐,方言叫“忠”塘、“井”塘。澄塘原有吴、潘、余三姓,虽清末又有绩溪胡氏和陈村张姓迁入。吴氏仍为澄塘大族,集中居住在村的西边。这儿历史上自然环境相对封闭、交通不便,但在以精神文化为内核的徽州文化的熏陶下,澄塘人世代遵循着“良相、良医”之准则,保持着其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伦理价值方面的丰富性、独特性、典型性等独特的文化精神,因此民间民俗浓郁稳定,学风昌盛,人杰地灵,在“不为良相,即为良医” 思想的启示下,历代很多的新安儒士或在科举不弟,或父母及亲人患病医治不效,或见庸医误人而毅然决然弃儒弃贾,纷纷转而走上岐黄之路。新安人重视文化教育从而催生了徽州文化的昌盛,许多人都是从小熟读经史儒学典籍,由儒而医,“一以儒理为权衡”,不仅能从深厚的儒学修养中培养出高尚的医德和令人钦佩的敬业精神,而且将哲学精华加以弘扬,在学习探索中医医理及医技方面的悟性极高,创新意识和发展观念很强,故而有许多新的发明与创建,著书立说而名垂医史。明清两朝澄塘吴姓医名籍籍者众,仅载入《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吴氏家族医家就有明代的吴正伦、吴崐;清代的吴楚等等。在新安医学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永不停息的浪歌。

据《中医大辞典·医史文献分册》载:新安歙西澄塘吴氏医学,早在十六世纪便因吴正伦治愈了不少王公重病而名噪一时,其曾为襁褓中的明神宗治愈疾病,又为穆宗的贵妃治好了疾病而颇受穆宗皇帝的赏识。

吴正伦(1529——1568年)字子叙,号春岩。明·嘉靖隆庆年间新安歙西澄塘人氏。由于早年吴正伦家境较为清贫,加之其幼年丧父,因而家里无力供其从师学习。但吴正伦天资聪敏好学,为了读书乃养鸡售蛋,换钱以购书。受“儒业必登第仕宦而后能济生利物,不必登第仕宦而能济生利物莫如医”思想影响,吴正伦思想上早早就有了“弃儒业不事,专精医”的念想。有时为了购得一卷经典医书,甚至典衣以补不足,就这样,日积月累,吴正伦十五岁时便已博览群书,并坚定了岐黄学的志向。青年时期,吴正伦告别母亲,慕名前往浙江德清县名医陆声野(字鹤鸣)先生处正式拜师学技。几年的随师临证,加之少时寒窗苦读积淀的博学理论功底,吴正伦很快医技大进,且医名渐嗓。但其求学欲望不减,继而又不辞劳苦,东入齐、北入燕而游学名师,负笈请教。在山东期间,其见当地人民不善摄生而作,于是在临证之时,每每总是提示病者注意养生以防病,还专门撰写了《养生类要》二卷。上卷为导引诀、卫生歌及炼红丹、秋石之法;下卷论四季诸证宜忌、食用方法,兼涉道家之说。此书一经刊行,一时畅销齐鲁大地。

嘉靖隆庆间,吴正伦已步入壮年,医术如日中天,携时年15岁次子行简(字居敬)以授岐黄,寓居北京行医。在北京期间,吴正伦为很多王公贵卿治愈了重症,甚则救大司马王公子已死,声名享誉京师,穿过紫禁城高墙,连穆宗皇帝也闻其名。隆庆二年(1568年),皇贵妃患病,太医院久治不效,穆宗帝宣召吴正伦入宫为已弥留贵妃诊之。不想正伦诊脉遣方,应手而效,一药治愈了贵妃的病。穆宗帝十分高兴,嘉奖之余赏赐甚丰。  

吴正伦医技精湛,且重视医理的研究,尤其强调治病必须“脉、症、治、方”四者俱功,倡导“脉明才能识症,症明才能论治,治法明才能议方”。他遵崇《内经》和《伤寒论》之旨,旁参各家,博采古人经验,而又从不执泥。其归纳《伤寒论》的病理“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个字及“有表实,有表虚;有里实,有里虚;有表里俱实,有表里俱虚;有表寒里热,有表热里寒,有表里俱热,有表里俱寒;有阴症,有阳症”十二句话。同时指出:“病各不同,要辨明而治之”, 此论对后人很有启发。他在审证立法方面指出:“治法多端,不可或谬”。果为温病、热病及温疫也,则用河间法;果为气虚、伤食及内伤也,则用东垣法;果为阴虚及痰火也,则用丹溪法;果为正伤寒例病也,则遵用仲景法。故而在四百多年前治疗杨梅疮一症,重用土茯苓二两,辅以木通、白藓皮、五加皮、银花、皂角刺、芭蕉根等药以利湿解毒,抑制梅毒螺旋体,用药竟有如此独到之处,实在诚为可贵。为此,吴正伦专著了《脉症治方》四卷,附《医案》一卷。著述其理自浅至深,其言自简至备,俾初学者见之了如指掌,岐黄家多奉为绳尺。此书秘藏于其子孙处百余年,直到清·顺治十年(1653),新安名医程敬通索读此书,越宿作序,勉其曾孙吴冲孺梓行,康熙十二年(1673)才刊于世。

吴正伦业医二十余年,其除著有《脉症治方》四卷,另有《养生类要》、《活人心鉴》、《虚车录》等医著存世。

其次子吴行简、孙吴昆、曾孙吴冲孺、玄孙吴楚等承其学,且均为新安一代名医,各有著述问世。

吴崐(1552~1620年),字山甫,号鹤皋山人,因其洞参岐黄奥旨,故又号参黄子。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新安歙西澄塘人。吴崐出身于儒门之家,其祖父元昌、父亲文韬,“俱修德而隐者”。叔祖吴正伦,堂叔吴行简,均为新安名医,影响颇深。 

吴崐自幼聪颖好学,善读诗文,辞藻横溢。吴氏家中所藏医书很多,受家庭熏陶,其很小就对医学产生浓厚兴趣,常常“日夕取诸家言遍读之”,15岁便通读了《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等经典医籍,精晓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等名家医著,为其日后行医和著书立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吴崐25岁时,参加了举人考试,因未中举而听从了长者“古人不得志于时,多为医以济世”的劝导,故而“投举子笔,专岐黄业”,拜邑人余午亭(新安名医)为师学习医术,很快便学有所成。为了更多地学习掌握医术及各家之说,三年师满,余师勉其出游,去师医道贤于己者。于是吴崐不畏艰辛,足迹遍历江苏、浙江、湖北、河南、河北等地。正如其在《针方六集》一书的自序中所写道“……未及壮年负笈万里,虚衷北门,不减七十二师”,于是其医学大进。由于吴崐热心治病救人,先后在安徽宣城、当涂、和县等地行医,以医活人无数,所至声名籍籍,很快便远近扬名。吴崐学识渊博,医学理论功底扎实,学术、临床上颇有建树,尤其表现在他对病证机理认识上的透彻,很多都符合现代医学的定义。如其治疗哮喘病就倡“气利痰行”之治疗大法,且治疗手段上的多样性,对待不同的临床症状,通过辨证分型采用或探吐、或外敷、或汤液等治法。                    

吴崐33岁时(万历十二年),因其深感业医者知识贫乏,不明方义与方证关系,不明药物升降浮沉之性,盲目执方用药疗病,危害性极大。于是就“揆之于经,酌以心见,订之于证,发其微义”。他从历代方书中选出常用方剂700余首,按病症分为中风、伤寒、感冒、暑湿等72门,每门下列一证,先论病因,次列诸家治疗方法,再汇集名方,著成《医方考》六卷。       

《医方考》是我国第一部注释医方的著作,在中医方剂学研究中占有突出地位。虽汇集群方,却不追求方剂数量,而是严守质量,重在阐发分析。譬取形象,说理透彻,密切联系临床,故而深受后世医家欢迎。《医方考》对后世医家影响十分广泛,明末清初新安名医汪昂(安徽休宁人) 盛赞吴昆《医方考》:“分病列方,词旨明爽,海内盛行”。清朝乾隆政府授命吴谦等编辑的大型医学丛书《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中,也引录吴昆方论,充分肯定吴崐《医方考》在方剂学的突出贡献,后世很多医家都宗《医方考》所开之学风。自1584年出版后,连续刊刻十余次,并于1586年(宣宗十六年) 流传朝鲜,并在朝鲜有刻本存世。1619年(元和五年)在日本刊行,受到日本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掀起了研究吴氏方书的热潮,并相继出现了十余种方剂研究的专著和一批颇有影响的人物,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学的国际学术交流。

吴崐为我国明代著名医家,乃一代医学宗师,著作丰硕,除著有《医方考》,尚有:《脉语》2卷(1584)、《黄帝内经素问吴注》24卷(1594)、《针方六集》6卷(1618) 等,分别是中医脉学著作、注释《内经》和集古之针灸大成风格独具的精品。另有《十三科证治》、《参黄论)、《药纂》、《砭考》等,可惜已佚。1999年吴崐医学著作列为国家新闻出版署“九五”重点图书之一,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组织编辑整理成《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吴昆医学全书》出版发行。

到了清代,歙西澄塘吴氏业医者要首推吴楚。据《中医大辞典·医史文献分册》载:吴楚,字天士,号畹庵。清代医家。为名医吴正伦之玄孙,吴崐之侄孙。

吴楚,幼攻儒学,通晓诗文,受家风熏染对医学颇为爱好。康熙辛亥(1671年) 之夏 ,时祖母七十有四,因病食后拂郁,胸膈日渐不舒,每日饮汤半碗,粒米不下,延请了许多医家诊之,咸谓火结在胸,均以芩、连、栀子及花粉之类药遣之,祖母愈服愈剧,气息奄奄。由于其父远客江汉,虑不及待,于是吴楚就昼夜不息查阅高祖吴正伦所遗医书,微会以意,于是诊其祖母之疾。吴楚以为祖母之症是木乘土位,进而给祖母以扶脾制肝之剂,立起沉疴,一剂而效。由此吴楚感叹医之为道系人生死,岂可目为小道而忽之乎?于是其究心医理,苦读经典,正业之暇专致捧读先辈高祖正伦的遗著《活人心鉴》、《脉症治方》、《虚车录》及叔祖鹤皋公诸集。加之细读《素问·内经》等经典医籍,竭岁月之力,息心静气,专志探研,故而得其微奥,获益甚丰。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岁暮,经过十年的医学理论研修后,吴楚开始兼理医事,渐渐的医名日噪。

吴楚系新安温补培元派的主要医家之一,其治学严谨,凡平时诊治验案,均随时笔之于书,并将病案之疑难而易错误者,另录一册,以资研讨。其临证十分重视温补,擅用大剂参芪,喜用附桂,所治之案多为疑难误治之案。并根据本人治疗诸病经验整理成帙,撰编而成《医验录初集》(二卷)。是书不曰《医案》,而曰《医验录》。其意如在“凡例”中所云:“录之以自考验而非有意立案以示人也,务期有功而无过耳”。 吴楚临证遣方,喜习偏重温补,所载之案,用寒凉而验者十之三四,用温补而验者十之五六。《医验录初集》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刊刻。乾隆六十年(1795)、嘉庆五年(1800)、咸丰三年(1853)多次重刊。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年) 的夏季,吴楚入京应试科举。这次应试虽未中第,但在京城一个多月时间,吴楚为众人疗疾,每每立起沉疴,奇验如神,受众者竞相传颂,被称为“奇士”,医名一时盛于京师。诸先达都慕其名,欲留吴楚于京邸,并要求代为其刊刻书稿《医验录二集》。吴楚以家乡父老乡亲为念,谢绝了众人的挽留回归了故里。十年后,即康熙三十九年(1700)春,吴楚将十余年来临证的数千奇案,取其中之精粹,撰成《医验录二集》。《医验录二集》全书五卷,以伤寒、内伤、杂证等按证分类。卷首为“医医十病”、“破俗十六条”等关于医德的论述;卷一为伤寒验案;卷二为内伤验案;卷三,四为杂症验案,系吴氏总结康熙二十四年至四十二年( 1685—1703) 近二十年的临证验案而成。由次子贯宗(芳洲)校订,海阳任允文(公鲁)评阅,孙日熙(文企)、日蒸(霞起)等编次。于康熙辛巳年(1701)刊刻发行了卷首与卷二内伤验案。乾隆十八年( 1753) 由祁门人汪宽为答谢贯宗之德,将卷一之伤寒验案出资刊刻。惜因资力不足,尚有卷三、卷四杂症验案,终未予刊行。

另据《中医人物辞典》载,吴楚还辑有《保命真诠》,于乾隆六十年(1795)刊行。所述为医理、脉法、本草、证治、医案等,并附有《前贤医案》。

新安澄塘“吴氏三杰” 在医学上的成就只是新安医学的一个缩影,其产生、发展与繁荣离不开博大精深徽州文化的大背景,离不开徽州商业经济的繁荣以及精湛的徽州雕刻、印刷技术,而程朱理学、江戴哲学、“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将良医与良相并论的儒家治学思想为新安医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同样,新安医学的产生与发展也为古徽州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保护作用。所以说新安医学文化与徽州文化水乳交触,相互促进,与以地域产生的哲学、宗教以及科学、文学、艺术、民俗等观念性文化,构建了博大精深徽州文化的一种独特文化精神内核。